15219995888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在银行中的应用

2020-11-10 14:55:41

>>>应用背景

2017年7月21日,公安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六部联合印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公消〔2017〕218号),要求结合老旧高层住宅改造工程,推动安装电气火灾监测装置,利用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加强数据搜索、分析和应用,实行智能检测、动态监测,确保用电安全。

2020年4月1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安委〔2020〕3号),计划中提到:“积极推广应用消防安全物联网监测、消防大数据分析研判等信息技术,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2021年底前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2022年底前分级建成城市消防大数据库。”。

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农银办发〔2017〕695号)对建立行内安全用电监测系统作出了标准要求和时间要求。


>>>银行存在隐患凌乱

随着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趋势下,金融业采用的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强度大大增强,但电气系统设计、建设、运营、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安全用电和规范用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管理落后。目前银行营业场所(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及办公大楼等)的用电系统还处于无网络化、无智能化的单机分散独立运行的状态,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保护措施,以空开、保险丝、漏保、定时器等方式为主流,无法实现对前端强电系统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管理。

2.设计应用不统一。规划设计与实际应用不统一,导致线路数铺设不规范,部分地线缺失等隐患导致设备与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3.运维管理不规范。运营过程中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监管,难以防止不合理应用现象的产生。保护与负载不匹配、负载随意添加和不规范的分路引线、常年失修、鼠患、电器使用不规范,均是引起火灾的重大。

4.设备管理难度大。设备使用中主要有安装随意、摆放无序、布线杂乱、接线凌乱等现象;同时,非24小时设备24小时开机运行,24小时运行设备绝缘老化等问题均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5.电能损耗浪费、存极大安全隐患。银行营业场所的70%的用电属于营业性用电,比如照明、电脑、空调、饮水机、LED屏等设备,下班后需拉闸断电;但在实际执行中仍会存在不执行的现象,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存在极大的安全消防隐患

针对银行存在的隐患,我们科信科技的智慧用电安全监管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隐患,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

科信科技智慧用电安全监管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漏电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该系统安装在配电柜,实时采集电气线路的剩余电流、导线温度和电流的参数,通过无线方式把数据上传到智慧用电安全监控系统。


>>>结构方案

 >>>系统介绍

地图监控

项目管理、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大大的降低管理的复杂度实时监控。

实时监控

客户可通过手机微信、APP和PC客户端实时监控电气设备安全状态参数变化,实现电气设备的透明化监测管理,随时随地掌控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及能效情况。

大数据分析

    通过电气安全数据分析,利用手机端和电脑PC端实现对电气安全隐患的远程实时监管和精确定位。

用电安全报告

     用电安全报告:平台会定期给客户发送监测线路的用电安全情况,客户无需派人值就方便掌握用电情况;

电源回路可以查看主备电工作状态,电池电压,输出电压、电流、温度、漏电参数。

故障电弧回路可以监测该回路时候有电弧。


 回路划分为定时回路,8小时回路,8小时UPS,24小时回路,24小时UPS等时间段,针对每一个回路,平台可以设置报警参数。当出现工作调整时,平台能够灵活地对每个回路设置时间段。


工单处理

创建服务工单,可以对智能终端设备或其它信息进行任务传递或者信息的发布和咨询,客户也可以使用服务工单记录自己需要处理的其它任务或信息以便于及时跟踪和管理。


能耗页面

针对各个网点或者场所,平台能够针对整个网点或者单个回路,按照月、日,对能耗进行查询并统计